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,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,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,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古刹之一。宝通禅寺是三楚第一佛地,为武汉现存最古老的、唯一的一座皇家寺院,也是中南地区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,其规模之大、殿堂之宏伟为武昌诸刹之首。它与归元寺、莲溪寺、古德寺合称为武汉的著名佛教四大丛林。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被列为国务院“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”。
宝通禅寺是千年古刹,历史悠久,驰名中外。据传,唐宝历年间,洪州(今江西南昌)开元寺善庆大师云游到随州大洪山。当时此地正闹旱灾,善庆登山向龙神祈雨,许愿要舍身祭祀。结果天降大雨,农作物一片丰收。群众为善庆大师修建了“灵峰寺”。善庆大师在圆寂之前,为完成当年求雨时许下的诺言,割下自己的双足,表示升天以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。大师自断的双足便成为该寺的镇寺之宝——“佛足”。唐文宗李昂曾下诏御赐善庆“慈忍大师”法号,赐寺号“灵济”。
南宋理宗端平年间,为了防范金兵南侵,保护镇寺之宝,特将善庆大师的“双足”迁至武昌东山,并改东山名为洪山,以纪念随州大洪山。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武昌时,为鼓舞征战士气,命取“佛足”随军。他即位之后,又派钦差专程护送“佛足”奉还武昌洪山。结果还是因其他原因没有到达此寺,这也是一个遗憾吧。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驻鄂(武昌)七年,曾在洪山遍植松树,后人称其为“岳飞松”。武昌起义时期,时任战时总司令的蒋翊武,将司令部设于宝通禅寺,并在此整编部队。1935年,已故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国葬礼在这里举行超度仪式。宝通寺可谓历千年风雨,历经史上许多重要事件。
宝通禅寺风水极好。武汉的山川从西向东,依次分布着梅子山、龟山、蛇山、洪山、珞珈山、磨山、喻家山等,宛如一条巨龙。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,梅子山则是龙尾,而宝通禅寺位于的洪山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。可见此寺的选址也是极为讲究的。此寺寺名屡经改换,寺庙也几经兴废,屡毁屡建,寺内现存建筑是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先后重建的。
寺内主要建筑有:弥勒殿、大雄宝殿、玉佛殿、法界宫、洪山宝塔等。主要文物古迹有宋代“万斤铁钟”,钟身高大,造型古朴,四周有“皇帝万岁、重臣千秋、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”的铭文,字体清晰。还有一口清代光绪年间铸造的铁钟,比“万斤铁钟”略小而薄,钟口四周铸有“皇图巩固、帝道假昌、河清海宴、天地承平”的铭文。有明代的一对萌态可掬的石狮,还有元代石刻须弥座,以及藏经和血书华严经等佛教文物珍品。最著名的是距今700余年的元代“洪山宝塔”。这是为纪念开山祖师慈忍法师所建,塔高45.6米,砖石结构,七层八面,为荆楚之最。塔顶上有重达6.5吨的紫铜顶,塔内可拾级盘旋而上至塔顶,登顶远眺,武汉三镇的楚天风光尽收眼底。
宝通寺坐北朝面,占地近170亩,依山而建。寺内殿宇结构严谨、错落有致、巍峨壮观、气势雄伟、古朴典雅、肃穆威严。寺区古木参天,苍翠茂密,山林葱茏,环境清幽。
此寺门票10元,还是很值得一游的。
宝通禅寺
大雄宝殿
殿宇重重
法入间法
弥勒殿
清代铁钟
洪山宝塔
洪山宝塔
法界宫
皇家寺院
弥勒殿内景
弥勒殿
明代石狮
环境清幽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