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
这种借助宗教仪式,以及民俗中的祭祀形式与逝去的祖先、亲人做连接,在今天的社会中,很多人大多认为是一种迷信。岂不知这种宗教仪式和民俗祭祀的仪式,已经在无形中运用了现代科学里面的量子科学技术。
这是一种运用人的心力、意识、火能的转化力、仪式的连接形式、群体的意识场,与多维时空中祖先,以及逝去亲人,乃至亡灵、鬼魂进行信息交互的一种“超级科学”技术。
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古人讲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,这种通过宗教仪式、民间祭祀、化元宝纸锭的形式,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不绝,积淀民族精神,洗练民族魂魄的重要民俗。其中蕴含了作为阳人跟过世后的亲人,通过这种宗教仪式、民俗祭祀、化元宝纸锭,慎终追远,缅怀先人,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强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。
在《易经》中,“七”是一个变化的数字,是复生之数。《易经》: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,天行也。”七是阳数、天数,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,经过七天可以复生,这是天地运行之道,阴阳消长循环之理,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(二七)祭祖与“七”这复生数有关。
七月十五,也是一年当中处在十二月当中的一个月份,是上半年转入下半年的交接之月,同时,这个时间节点,也是传说中冥界开启鬼门关,让还没有投胎转世的鬼魂来到世间寻求超度机缘的时间。这个时间点,会有一些没有被超度的游魂、鬼魂、亡魂通过阳世间的亲人,或者一些阳世间的有缘人,以托梦的形式求助。
而阳世间的人,为缅怀先人,或者帮助过世了,但还没有被超度,或者没有机缘转生的亲人,可通过宗教仪式、民间祭祀、焚烧元宝纸锭的方式提供助缘。
道教诸神中有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合称“三官大帝”,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,分别在“三元日”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:“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,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,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。”地官所管为地府,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。
将中元与上元、下元合称“三元”。据说中元之日,地宫打开地狱之门,也是地狱开门之日,众鬼都要离开冥界,接受考校,有主的鬼回家去,没主的就游荡人间,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,因此又称鬼节,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,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。
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,道士建醮祈祷,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。而佛教则是“盂兰盆节”为鬼魂超度。都是帮助冥界众生离苦得乐作超度的一种宗教仪式。而民间祭祀则保留了祭祀祖先、焚烧元宝纸锭等形式。
这些形式,虽然跟现代人心中所认为的“迷信”有些类似,但实际上,这并不是“迷信”,而是无形中暗合了天地宇宙自然的规律,即“人心可超维连接”的这种能力。
用当代紫薇无极法脉创始人九珍法师的元学理念来解释就是:时空信息场技术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的心念可以穿透任何维度空间,不受时空的限制,连接到任何维度时空中的生命存在,进行信息、能量的交互。
现代科技里面就有云端存储和云端下载的技术,这是把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进行连接的技术应用。只不过这种应用是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载体,以无线电波,电能、数据信息、软件系统结合的形式实现的。
在元学时空信息场技术里面,也有这种云端存储和云端下载技术。只不过是以人的生命为硬件载体,以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作为软件的载体,以人的元神、意识、心念与客观世界中的无形世界,有形世界进行连接的。
中元节的宗教仪式,以及民间祭祀,焚烧元宝纸锭等形式,就是与我们三维时空平行的维度时空中的游魂、鬼魂、亡魂进行连接,同时也连接更高维的祖圣仙真,帮助这些逝去祖先、亲人、有缘无形众生的一种方式。
民间相信,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,所以需要祭祖。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、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,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。
中元节日中,民间俗信行为中,最为突出的是烧纸。据传说,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,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。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,到十字路口焚烧,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,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。
中元节最具有时空信息场技术应用特点的就是“超度亡魂”。这在道教和佛教中都有不同的仪式和仪轨。然而,这种超度也并非宗教场所的专利。那些修行上有法脉传承的人,有超度法的人,依然可以不在宗教场所就可以给亡魂做超度。
这也是属于一门运用元学时空信息场技术,以阳人的心力和法能,加上超度法,相应所要超度的亡魂即可做到。当然,这必须是要有此方面术法修炼的人方能做到的。
据传,在七月十五期间,还有一些禁忌,包括:床头挂风铃,风铃容易招来鬼魂,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。夜游,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。非特定场合烧冥纸。忌偷吃祭品,这些是属于鬼魂的食物。忌乱踩冥纸,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踩。
这些禁忌,现代人很多认为是迷信,岂不知,一切都有无形的信息在里面,信息的两头就如量子科学里面所讲的“量子纠缠”原理是一样的,一旦信息的一端产生了好的变化,信息的另一端也必然产生好的回应。如果信息的一端产生了不好的变化,那么信息的另一端也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回应。
这个跟物理学中所讲的“作用与反作用”原理是一样的。因此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
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,可深切体会到七月半的民俗,包括宗教的超度仪式和民间的祭祀都具有双重的意义。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,承扬民族精神;二是发扬慈悲大爱,推己及人,乐善好施的义举。有助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向善转变。这全是从慈悲大爱的角度出发,很有人情味。
同时,这种民俗也暗合了中华文明天人整体观的思维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的传统,是中华文明中,文化传承、血脉传承、精神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。
就其文化内涵而言,七月半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,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。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文化,是追怀先人,承前启后,延续中华文明,亘古不衰,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,这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,文化绵延不绝,暗合天道的规律在其中。是中华民族文明千万年得以延续的文明之光,必将在今后人类社会发展中,绽放异彩,光耀万古。
标签: